欢迎光临山东中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网站
咨询热线
13210751895
产品目录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使用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处理方法

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使用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处理方法

发布日期: 2025-08-18
浏览人气: 7
  在高校、科研机构、质检中心、制药企业等各类实验室中,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有酸、碱、重金属离子、有机溶剂、有毒试剂甚至病原微生物的废水。这些废水成分复杂、毒性高、浓度波动大,若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或自然水体,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。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设计的专业化、智能化处理系统,其核心用途是对实验室产生的各类废液进行分类收集、自动调节、多级处理,最终实现达标排放或安全回收,是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的关键设施。
  该设备通常采用“分类收集—pH调节—氧化还原—混凝沉淀—过滤吸附—消毒杀菌”等组合工艺,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(化学需氧量)、BOD(生化需氧量)、SS(悬浮物)、重金属(如铅、汞、铬、镉)、磷酸盐及多种有机污染物。其自动化程度高,可实现24小时连续或间歇运行,出水水质稳定,满足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8-1996)或地方更严格的要求,是实验室践行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体现。
  一、使用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处理方法
  尽管设备设计先进,但在复杂多变的实验废水冲击下,仍可能遇到以下典型故障:
  设备不启动或控制系统失灵
  原因:电源故障、断路器跳闸;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程序异常或死机;液位传感器失灵导致误判。
  处理:检查电源线路和断路器,复位或更换;重启控制系统,必要时恢复程序备份;清洁或更换故障液位传感器。
  pH调节失效,出水酸碱度超标
  原因:酸碱加药泵堵塞或损坏;pH探头污染、老化或校准失效;药剂桶空或药剂结晶。
  处理:清理或更换加药泵;定期用专用清洗液清洁pH探头,校准或更换电极;及时补充酸(如硫酸)、碱(如氢氧化钠)溶液,防止结晶。
  沉淀效果差,出水浑浊
  原因:混凝剂或絮凝剂投加量不足或过量;搅拌装置故障;排泥不及时导致污泥上浮。
  处理:调整加药泵频率或浓度;检查搅拌电机和桨叶;定期开启排泥阀,清除沉淀池底部污泥。
  过滤系统堵塞,流量下降
  原因:多介质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截留污染物过多;膜组件(如超滤)污染或结垢。
  处理:启动反冲洗程序,恢复过滤能力;定期更换滤料或活性炭;对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(如酸洗除垢、碱洗除有机物)。
  异味或泡沫溢出
  原因:厌氧反应产生硫化氢等气体;表面活性剂含量高;曝气量过大或过小。
  处理: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;调整曝气量;必要时投加消泡剂或加强预处理。
  二、维护与管理建议
  为确保设备长效稳定运行,应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:
  日常巡检:记录运行参数,观察出水水质。
  定期保养:每月检查泵、阀、管道;每季度清洗传感器、反冲洗过滤器;每年全面检修,更换耗材。
  规范操作:严禁将强氧化剂、高浓度有机物或大量固体废弃物直接倒入下水道,避免冲击处理系统。
  专业支持:定期由厂家或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校准。
 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是实验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只有科学使用、精心维护,才能真正实现“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”的环保目标,为科研工作营造安全、绿色的环境。